第(2/3)页 显然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,但事到如今他似乎没什么好说的。 “强扭的瓜不甜。” 朱四突然说了一句没来由的话,“朕同意朱卿家所请,他的职位仍旧不变,可以出京师,无论是去西山,还是永平府,甚至是天津,但不可去旁处。两个月内,此事必定要有个结论,到时朕再论处!退朝!” 户部尚书黄瓒提醒:“陛下,还有别的事……” “不谈了!” 朱四很是不耐烦。 对朱四来说,本来当天的朝会就可有可无,却因为他来了一趟,感觉自己跟朱浩间的友情已经破灭。 他甚至赌气让朱浩可以离开京城。 至于责任……他并不认为朱浩有什么责任,他恨的是现在无论是朱浩,还是那些文武大臣,都想让朱浩把手里的权力交出来。 反而是他这个皇帝,一直都想保朱浩,而朱浩却不领情。 好心当成驴肝肺,他既伤心,又委屈,更气愤难平。 …… …… 这次朝议,以超长待机和突然死机结束。 朱浩往宫外走的时候,一个人都不往朱浩这边靠,连之前跟朱浩关系不错的刘春,都只是远远看着。 旁人对朱浩的指点仍旧不少,但朱浩却不在意。 对朱浩来说,跟朱四交恶并不是什么坏事,朋友间的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脆弱,以往朱四是兴王世子,或是那个刚登基彷徨无助的少年帝王,他可以称其为朋友,但现在,朱四已经大权在握,已不需要刻意维持一段友情。 剩下的,只是君臣间的利益。 从朱浩的角度出发,既然京城不适合他搞科研,那他就不会卷恋这盛世繁华,哪怕只是回家安心做几天闲人,也好过于在朝堂受气。 什么首辅、尚书、翰林学士,对朱浩来说不过只是个头衔罢了,他要的不是位极人臣,而是改变时代,如果朱四不能给他这种帮助,那他宁可跟朱四保持距离,甚至分道扬镳也在所不惜。 …… …… 朱四回到乾清宫后,大发雷霆,把桌上能摔的东西都摔到了地上。 朱四和朱浩间,从来没有因为一件事闹成这样子。 张左等人只能立在殿门口,既不敢上前去劝说,又怕被皇帝误伤,他们不知该如何劝解,因为他们都知道,朱浩在大明的地位太过特殊,近乎是皇帝从少年时到现在的精神支柱。 支柱突然轰塌,想找补回来……怎么做才对? 谁有朱浩那本事? 能算准一切,步步为营,谁能跟皇帝建立起那么深厚的友情,几次救皇帝于水火?还有谁能跟皇帝一起长大,既是朋友又是师生,共同面对那么多困难? 朱四摔过东西后,心情似乎好了些,坐下来后,闷着头像是在思索事情。 张左这才战战兢兢走了进去,把一些重要的东西捡起来,却不敢再往桉桌上放,只能先捧着,或是让人放到别的地方。 朱四道:“敬道不在翰林院,是不是翰林院中什么事都要受杨应宁那老匹夫管辖?” “呃……” 张左不知该如何回答,这问题,简直是皇帝心中对那些大臣最直观的感受。 目中无人啊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