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命人填写圣旨,封王仁祐为安南将军,命其领兵五百,并征集各色匠人、庄丁千人,于旬日之后前往交趾,开避大唐的要塞和庄园。 安排完毕,又与众人扯了一会淡。 见无人敢捣蛋,这才满意地宣布退朝。 李文在那打打架、泡泡妞,可把段纶忙坏了。 他非常清楚,这些新鲜的玩意,对大唐,对皇帝,对自己,味意着什么。 所以他每天连觉都舍不得睡,真要是困了,也就是在工部眯一下。 醒了洗个冷水脸就接着干。 这不,才从太极殿出来,连水都顾不得喝一口,便朝工部赶。 一头扎在工部,带着人没日没夜地赶制印刷机具。 在段纶的努力下,加上这是倾大唐之力,用尽整个工部之才,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。 工坊内,已有一百余台机子齐刷刷地排在那,工匠们正忙而不乱地调试着。 进度快的,竟将科考之书和犁的说明书都各排数十套版出来,并已开始试印。 望着这些,段纶感到前些时间的装孙子,那总算没有白费。 满意地点了点头,倒上一杯茶,拿起笔来,开始构思下一步的工作。 正在他埋头书案之时,房玄龄带着两个人过来找他。 他当然明白,房玄龄来找他是什么意思。 大唐之中,看似君明臣贤,却也是暗流涌动。 太子和魏王,明争暗斗多少年了。 太子李承乾本也聪明,李世民下了血本培养太子,从小就给他找最好的老师。 如陆德明、孔颖达、李纲,个个都是当世大儒。 可是,李世民不善于治家,对他只有严格的要求而无亲情。 让陷入一群精英的严厉之中的李承乾,已经变得暴戾无常。 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在那种压力下,又怎能健康成长? 加上骑马跛脚之后的心里不自信,这一切,群臣早已看在眼里。 魏王李泰乃是当世之英才,才华横溢,聪敏绝伦, 好士爱文学,工草隶,集书万卷,是当时的书法家、书画鉴赏家。 李世民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,任他自行引召学士。 此际,年纪轻轻的他,已经开始主编名著《括地志》, 加上此子文武双全,性格又像极了李世民。 第(2/3)页